在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上,每一位教师都是引领学生成长的灯塔,而教师礼仪,作为师者风范的重要体现,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灵成长与价值观塑造。9月12日下午,教师教育学院邀请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、国家高级礼仪培训师、江苏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李清湘,以“教师形象塑造”为主题为2025级教育硕士开展专题讲座。
李清湘书记从学习方式的核心差异开始进行梳理,指出“小人之学”仅停留在知识“入乎耳,出乎口”的表层接收,而“君子之学”需“入乎耳,著乎心,布乎四体”,强调通过倾听、思考将所学转化为行动;随后围绕“成为好老师”展开,从职业认知层面提出教师需传播知识、思想、真理,塑造学生灵魂与品格,且要有前瞻性,从学生观念层面强调尊重个体差异、因材施教,给予学生信心与支持。
她还解析了首闻效应、定型效应、亲和效应与向师性四大形象效应,提出教师魅力形象需达到“悦耳”“悦目”“悦心”的“三悦”标准,其中“悦耳”指应对得体,“悦目”指仪容可观、仪态端庄,“悦心”指仁厚真诚;同时明确礼仪修养要“心有敬、形有礼”,蕴含敬人、宽容、真诚等内涵,还细化了仪态“平直高升”原则与着装的整体性、个性化等原则,为教育硕士提供形象塑造的具体方向。
李书记针对实际场景分享实用技巧与职业使命。她讲解了服饰搭配需遵循“礼以时为大”,注重场合适配与整洁;沟通方法上引入梅拉比安定律,建议将命令式表达转为询问、善用敬语,批评时先表扬以保护对方自尊心;日常礼仪方面,明确电话沟通需注意语气与时间,短信联系陌生人要注明姓名,微信添加需遵循尊者先加原则,添加后需使用实名并说明原因。最后她强调教师需成为“四有好老师”、做好“四个引路人”,建议通过“5点站位法”训练仪态,保持平和心境,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工作。
参与讲座的教育硕士纷纷表示,此次分享内容实用性强,紧扣教育硕士职业发展需求,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,既深化了职业认知,又收获了可落地的方法。同学们将以此提升自身素养,向优秀教师目标迈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