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名师郭志明应邀为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作专题讲座——教师专业成长与人生发展的“五维动力”

发布者:赵颖发布时间:2025-11-21浏览次数:10

11月13日下午,教师教育学院兴学讲堂特邀全国优秀教师、通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郭志明,为学院全体研一学生开展题为“功不唐捐,玉汝于成”的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,张涛老师及全体研一学生共同参与。

讲座中,郭老师结合个人求学与从教经历,围绕“功不唐捐,玉汝于成”主题,系统阐述了教师专业成长与人生发展的“五维动力”,为在座教育硕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路径。

一是从“要我发展”到“我要发展”激发内生动力。郭老师指出,教师成长首先源于内心的觉醒与自我驱动力。他以自身从教初期立志成为特级教师的经历为例,强调教师应拒绝“躺平”心态,以持续进取的精神超越自我。郭老师还以方言互动为例,指出语言亲和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,并提倡教师应永葆好奇与求知热情。二是“在行动中思考,在思考中行动”践行知行合力。郭老师提出“做—读/学—研”循环统一的教师发展路径,并介绍了其创立的“一组四步”课堂教学法(预学组建、整体感知、重点解剖、知能迁移)与“三自一导”语文教学法(学生自主确立目标、投入学习、建构迁移,教师主导引领),体现了其“学思并进、知行合一”的教育理念。三是构建“师徒同伴三维”成长共同体,结伴助力前行。郭老师强调,教师应善于借助“向上师长的引导、平行同伴的支持、向下弟子的反哺”三类关系,形成成长合力。他引用“你是你身边五个人的平均值”形象说明人际环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,鼓励未来教师在教学相长中实现共同成就。四是让成长“看得见”,让经验“可传递”,用成果表达自己。郭老师提出教师应具备成果意识,通过“主题化、结构化、案例化、物化传播”等方式,系统提炼与推广教育经验,以成果积累推动专业高度的提升。五是修炼“走得远、走得暖”的教育人格魅力。郭老师认为,教育的本质是“灵魂唤醒灵魂”。教师应修炼真诚、责任、包容、乐观等人格特质,追求“修身、利他、济世”的三重境界,在日常细节中塑造可信、可亲、可敬的育人形象。

讲座最后,郭老师呼吁同学们以“五维动力”驱动教育人生,既要“为成长而活”,也要“为享受而活”,努力成为“德之高者、职之上者、人之闲者”,实现专业与生命的双重圆满

郭志明深耕中学语文教学十七年,曾荣获“全国优秀教师”“江苏省特级教师”“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等多项荣誉,是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及多次受政府记功表彰的优秀教师。